欢迎访问消保盾官方网站!
最新发布

消保盾安慰剂有用吗?首例被起诉案件结果揭晓!

发布时间:2025-09-27 17:51:24

一、回顾:“安慰剂” 的初衷与承诺

此前,消保盾在《法院判决学生付学费,你就怕了吗》一文中曾认为:面对商家的起诉或仲裁威胁,消费者无需过度恐慌 —— 只要保留好证据,消费者败诉概率也不高。但考虑到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学生群体)缺乏经验,容易因恐吓而焦虑到影响正常生活 ,消保盾推出了 “安慰剂” 服务。当时说得很直白:初期定位是 “心理安慰”,缓解焦虑,没有额外的 “神奇功能” ;但同时消保盾也对购买用户出具了加盖公章的承诺:凡购买该服务的用户,如后续因纠纷被起诉并最终败诉,消保盾将承担法院判决的赔偿金额。

二、首起案例:从 “两审败诉” 到 “再审胜诉”,“安慰剂” 实为 “兜底盾”、“救命盾”

2025年6月13日,消费者马先生购买了 499 元的安慰剂服务,该消费者在6月底即先后接到商家及商家委托的律师的催收,要求支付剩余费用,否则扬言起诉。2025年8月份,马先生先是接到了法院的诉前调解通知,但马先生当然拒绝调解,法院正式立案并将传票发送给马先生后就通知了消保盾,消保盾没让 “安慰剂” 只停留在 “安慰”层面,没让消费者担一点风险,全程兑现承诺:

  1. 1、两审败诉:消保盾出钱兜底,先让消费者履行判决

消保盾第一时间出资帮消费者请了专业律师应诉,从证据整理到庭审答辩全程跟进。但没想到,一审、二审都判了消费者败诉。消保盾随即履行承诺,把法院判决的赔偿款打给了消费者,让消费者先履行判决。履行判决后,从法律层面上而言,整个事情就结束了,消费者不会因为被起诉而承担赔偿金,也不会因无法履行法院判决而被法院限制高消费,无法坐高铁、坐飞机。

  1. 2、不甘心:继续掏钱再审,终于翻盘

消保盾没接受败诉的结果—— 明明消费者手里有商家虚假宣传的证据,怎么会败诉?于是消保盾又掏了律师费,帮消费者向高级法院申请 “再审”(也就是向上级法院申请重新审这个案子)。最终,高级法院支持了再审请求,指令中级法院重新审理;最后,中级法院:撤销之前消费者均败诉一审、二审判决,直接驳回商家的起诉,并且还因 “商家行为涉嫌经济犯罪”,把案子移送给了公安机关。(具体可看文末附的法院再审裁定书链接)

三、败诉风险修正:消保盾之前对 “败诉风险” 的判断,太乐观了

这个案例虽然最终胜诉,但完全可以说是惨胜,消保盾因此支出的律师费等维权开支已远远超过商家的起诉金额,经此一战,消保盾必须修正一下之前在《法院判决学生付学费,你就怕了吗》中的观点,之前文章中的观点过于乐观。实际情况是:

  1. 1、真被起诉,败诉风险不低

商家起诉前往往会准备得很充分,并且诉讼法院或仲裁机构基本都在商家所在地,如果消费者不应诉,败诉几乎就是必然的。如果消费者应诉,消费者来往法院的差旅费或聘请当地律师的费用,可能比商家要求赔的钱都多。对没有购买安慰剂的消费者来说,高昂的应诉成本很可能使消费者直接放弃维权。

  1. 2、但也不用太恐慌:商家真起诉或仲裁的概率不高

根据消保盾这两年的经验,商家更多是用 “发律师函”或 “起诉仲裁“吓唬人,真正走到法院或仲裁那一步的,整体概率预计不超20%。所以,虽然真被起诉的话,败诉风险不低,但鉴于被起诉的概率不高,整体风险相对还是可控的;

  1. 3、最关键的提醒:一旦真收到法院传票或仲裁通知,别躲!

不管有没有买消保盾的服务,收到法院传票后千万别拖着 —— 越拖越被动,及时找专业支持(比如购买消保盾的应诉指导服务),才有可能扭转局面。即便消费者不愿意再支出费用购买任何专业支持,也不建议直接放弃,可以将自己的答辩意见以及之前保留的证据整理后打印邮寄给法官,让法官知晓商家的虚假宣传套路,虽然一般消费者还是败诉,但法官可能会在判决时考虑到这种情形,会让消费者少赔偿一点。关于如何邮寄答辩的相关内容,后续消保盾在后续文章中会有更详细的指导。

五、服务升级:“安慰剂” 更名 + 价格将上调,建议尽早购买

由于 “安慰剂” 的字面含义是 “无实际作用”,而实战证明“消保盾安慰剂服务”确实能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兜底保障,消保盾决定:

  • 1、正式更名

原 “安慰剂” 服务更名为【消保盾败诉兜底保障计划】

  • 2、服务价格即将调高

首起被诉案例显示,消费者败诉风险远高于消保盾初期预估,服务的成本(律师费、赔付成本等)显著增加;

  • 3、购买建议

【消保盾败诉兜底保障计划】保障的纠纷类型还将扩展至自考分期、健身分期、医美分期、宠物分期等,正式推出后,价格将相应上调。若您对商家起诉风险有担忧,或已有被起诉迹象,建议尽早购买。
首例购买消保盾安慰剂服务后被起诉消费者再审裁定书全文请点击链接
商家诉至法院要培训费,法院驳回起诉并移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