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消保盾官方网站!
小盾观点

保时捷减配电动转向柱,律师分析车主诉讼获赔额最低或在十至二十万间

发布时间:2022-05-17 11:08:20

近日,保时捷“电动转向柱减配门”事件持续发酵,专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宜的消保盾对此也十分关注。


针对保时捷减配门事件,小盾(@消保盾)联系上了一位曾在某进口品牌越野车中央电子差速锁减配门事件中代理过消费者方维权的律师,请其基于现在保时捷方、消费者方及新闻报道中披露出的案情,邀请其解答了相关法律问题,并请其给正在进行维权的保时捷车主一些建议。


小盾在上一篇《保时捷减配电动转向柱涉嫌欺诈,或须向消费者承担百亿赔偿》已发布了部分问答,下面接着将后续问答整理发出,供参考。


消保盾:刚才谈了对保时捷车主最好的诉讼结果,也就是整车价款的三倍赔偿,如果法院认定保时捷没有构成欺诈,那对车主来说次优的结果可能是什么?


律师:即便法院认为保时捷未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根据现在披露出来的案情来看,保时捷交付的车辆没有电动转向柱,进而也无法加装芯片,这种情况下保时捷合同履行显然不符合约定,消费者可以请求保时捷承担退货、减少价款或者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消费者这种诉求被法院支持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消保盾:如果消费者向法院起诉,要求保时捷就减配电动转向柱一事对消费者进行赔偿,消费者可能获赔的金额大概有多少?有没有类似法院判例供车主参考?


律师:具体数额当然还要看消费者的举证情况,但客观来说这个举证比较困难,绝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也只能举证加装电动转向柱的市场价格,根据现在的披露的信息来看,加装价格在1万至3万之间,这个价格可以看作消费者的直接损失。另外缺失电动转向柱必然导致部分功能的丧失,降低了消费者驾驶体验,法院可能会对这部分酌定损失。个人认为车主可能获得的赔偿数额大概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


但需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影响法院判决数额的因素很多,地区经济差异甚至法官个人的经济消费水平都可能会影响最终的判赔数额。以我曾经代理过的某进口品牌越野车中央电子差速锁减配门为例,不同地区的车主都在当地委托律师提起了诉讼,案情基本相同,但法院最终的判赔数额差异巨大,既有广州法院最高18万的判赔金额,也有沈阳法院10万元的判赔金额。


消保盾:同样的案情,不同的法院之间判赔数额也不同,从维护消费者利益角度出发,你对正在维权的保时捷车主有什么建议吗?


律师: 如果可能,抱团维权,并优先选择对消费者有利的法院率先提起诉讼,其他车主在诉讼时效内暂时等待诉讼结果,然后决定下一步的维权路径。虽然保时捷车主的经济状况都不错,但消费者面对的是一个有专门法务团队和汽车专家的车企,单个消费者还是很难跟车企抗衡的,所以建议消费者抱团维权,共摊维权成本。


消保盾:你谈到的优先选择对消费者有利的法院率先提起诉讼具体是什么意思,可以举例说明吗?


律师: 虽然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但判例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一旦车主率先打出一个三倍赔偿胜诉判决,那将对全体车主维权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具体到保时捷这个案子,如果可能的话,建议先让重庆地区的车主在当地提起诉讼,毕竟重庆地区已有类似胜诉判例。


消保盾:保时捷车主还反映,面对同样的芯片荒,保时捷给美国消费者交付的车辆上安装了电动转向柱,美国消费者加装上芯片就能实现相应功能,而保时捷给中国消费者交付的车辆安装的是手动转向柱,即便芯片荒问题解决,中国消费者也没办法通过加装芯片实现相应功能。 保时捷在答复媒体时表示“北美市场Cayenne车型,因为当地监管要求的限制而无法换装手动转向柱,只能安装电动转向柱。因为相关芯片缺失,安装了电动转向柱的北美Cayenne车型暂时无法调节方向盘位置。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毕竟不管是手动转向柱还是电动转向柱其实并不涉及车辆本身的安全性问题,美国当地的监管要求能细致到如此程度?


律师:首先我对美国当地法律的监管细节并不知晓,其次保时捷官方也没有明确说明这种监管要求到底是来自美国行政机关还是美国司法机关。


一般来说,监管通常是指行政机关的监管,但据我了解,美国汽车市场监管和我国的监管政策是不同的,美国实施的是车企自我认证制度,由车企自行对照美国汽车相关法规要求生产车辆,只要车企认为生产的汽车符合美国的法规要求,即可投入生产并在美国销售。


美国运输部下辖的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会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汽车实施监管,比如美国的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会在在市场上随意购买一辆新车,并送交一独立的试验室按美国汽车安全法规进行试验,如发现不符合法规要求,将通知制造厂家,并要求厂家提供自我检验的资料进行审查,如果确定该车辆不符合法规要求,美国的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将责令制造厂家立即停止该型号车辆的销售,并对该型号车辆实施强制召回,由此产生的全部费用由厂家承担。


在美国这种监管背景下,我个人认为保时捷提到的监管要求应该不是来自美国行政机关,毕竟转向柱问题不涉及车辆安全问题,保时捷所指的监管压力更多可能还是来自美国的司法系统。我个人认为保时捷对中美两国消费者采用不同的标准对待,更多还是忌惮美国司法系统的天价惩罚性赔偿制度。


毕竟在喝咖啡烫伤嘴、喝红牛没有长出翅膀都可能招致巨额惩罚性赔偿的国度,如果保时捷在电动转向柱一事上欺诈美国消费者的话,最后的结果可能真的就是巨额天价赔偿。